(CWW)随着工业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不断加速,工业领域的自主可控问题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工业领域领先的工业控制软件提供商,华龙讯达携手龙芯中科推出了收款国产化工业控制器,成为我国工控领域的重要突破。
华龙迅达总经理龙小昂在接受通信世界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讲道,华龙讯达携手龙芯打造了自主可控的工业控制器,成为我国工控领域的重要突破,这对华龙讯达是具有极大的战略意义。未来双方还将继续通力合作,打造更加多样化的自主可控工业控制产品。
(资料图片)
三年攻关,自主可控工控设备终问世
2022年,华龙讯达、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龙芯中科三家合作,开发了自主可控的工业控制系统。华龙讯达已经基于龙芯3A5000,开发了国产化离散装备控制系统JIC IPC控制器。工控机芯片基于自主指令系统的“LoongArch”龙架构。
这是个划时代的突破。要知道,原来的工业控制系统基本上都采用X86、ARM芯片,如今ARM 9不给中国授权,因此基于ARM架构的产品设计面临着随时被卡脖子的问题。存在卡脖子风险。因此从2019年开始,华龙讯达与龙芯中科合作,开始了国产PLC的研究,直到2022年研发出了成熟的产品。
“与龙芯合作成立的新型工业控制系统实验室对华龙讯达未来的产品迭代、标准、规范、体系、架构都有战略利益,对于今后的市场的推广和前瞻性研究也有帮助。”龙小昂讲道,与龙芯中科合作三年多,经历了长时间的讨论,攻克了不少难关,终于实现了自主可控芯片的从0到1。
工业控制领域的产品主要由四大板块构成,分别是芯片、操作系统、编译器、控制器。龙芯在芯片和操作系统两大板块一肩挑,在指令集层面实现了适配和升级,因此做到了弯道超车。”龙小昂讲道,基于3A 5000控制器运行的装备可以实现现阶段中国大多数PLC的功能。
这个项目,龙芯中科副总裁杜安利从头跟到尾。“龙芯自主指令系统是处理器最底层的语言,为了解决卡脖子的问题,龙芯在最底层把指令系统、CPU源代码的基本能力结构,以及含有龙芯的操作系统实现了完全自主化。
在这种自主化的平台上,可以结合国产的编译器、控制器软件,形成完整的国产控制器,从而摆脱国外的大厂对中国工业产业的垄断。此前,能源行业、交通行业,以及高端智能制造行业,工业控制系统都是控制在国外厂商手里。龙芯提供龙架构的CPU,解决了最底层的不自主,不安全以及被卡脖子的问题。
基于这个完全自主国产的指令系统,CPU加操作系统,可以跟很多的工业合作伙伴来打造真正自主的工业解决方案,然后用到各行各业里。同时龙芯联合华龙讯达提供这种工业级的网关,即数据处理的系统,还有工业的计算机、工业的服务器,上面运行数据监测系统、SCADA系统等,完成了从最底层到最上层全面打通的解决方案能力。
突破封锁,拥抱自主创新未来
“都说传统工业系统比较封闭,深层原因在于以前的工业系统都是国外厂商垄断的,不给用户开放任何他认为的可以自己发展的源代码,不允许用户扩展到它所不允许的领域。这才是传统工业封闭的底层逻辑。”杜安利讲道。
因此在过去几十年里面,国外的标准组织或者国内的厂商,都在积极的突破这种垄断的机制,但是可能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因此尚未实现大的突破。杜安利讲道,如果这些企业愿意把架构迁移到龙芯的平台,龙芯可以合作开发一套新的国产软硬件代码平台帮助企业实现产品升级。龙芯在跟华龙讯达合作控制器的时候,就通过实际验证,证明新的平台实现了在包装设备、卷带设备上面性能比原来用西门子的性能更高。
国外厂商在控制器里面软件是收费的,龙芯的操作系统是不收费的,所以和同类产品相比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国外企业会把研发成本投入到产品里,软件成本叠加上,授权成本又加上,成本是非常高的。”龙小昂讲道,因此龙芯的产品具有极强的竞争力。
未来龙芯还将加速推动工业领域的软硬件替代。杜安利讲道,未来龙芯产品规划有两条线,一是处理器会持续根据工业的应用场景需求进行系统化,也就是通过龙芯的三个系列处理器,1号系列、2号系列和3号系列,实现功能的灵活定制,未来处理器每年还会以三大三小的方式持续迭代。发力软件领域,龙芯将推动发展自主可控的工业操作系统,支持工业的编译器在工具平台上开发,与更多工业的应用软件的企业相向而行,形成完整的工业解决方案。
Copyright © 2015-2023 今日动漫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3005074号-40 联系邮箱:5 85 59 73 @qq.com